紅櫸的栽培管理
由于紅櫸樹有較高的經濟價值,尤其是用材價值,近年來其資源被過度采伐而導致日漸稀少,目前已被列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。因此,研究紅櫸樹的育苗及栽培管理技術,對保護這一珍貴植物資源有重要意義。


紅櫸樹繁殖的主要方法是播種育苗,另據湖南永州市林科所近年來的研究,采用營養袋扦插育苗的生根率也比較高,達70%,可應用于生產。播種育苗時采種宜在結實的大年進行。實踐證明,大年種子發芽率可達50—70%,而小年種子的萌發率則只有20—30%。采種時間宜在10月中下旬,當果實由青轉黃褐色時,進行采集。播種時宜選深厚肥沃的沙壤土或輕壤土,深翻細整,施足基肥。春播時間宜宜在“雨水”至“驚蟄”之間,干藏種子播前浸種2—3天,除上浮癟粒,給于2周左右的5—10℃低溫處理,可促進發芽,播種方法可采用條播,行距20厘米,每畝用種量6—10公斤,覆土約0.5厘米,播后蓋草保溫。當幼苗長至10厘米左右時,常出現頂部分叉現象,應及時修整。如播種適時,管理得當,當年苗高可達50—80厘米,翌春即可出圃造林。插扦主要在春、秋兩季進行,春季扦插時間以3月為宜,秋季扦插以9月為宜。選擇生長健壯的直立枝,以節間長、分枝少的嫩枝為宜,截取插穗長度3節左右,節處作下切口,頂部保留半葉。插穗截好后,以20枝成一束,用濃度200—300毫克/升的6號ABT生根粉浸泡插穗下部2厘米處5小時,然后插于營養袋內,扦插深度為插穗長度的1/3左右。紅櫸樹扦插苗的管理同常規扦插苗相同,扦插后及時覆蓋薄膜保溫,用遮陽網遮陽,定期澆水,并用0.125%多菌靈溶液噴霧防病害。每半個月檢查一次生根情況。

紅櫸適應性廣,喜光,喜溫暖氣候及肥沃濕潤土壤,在微酸性、中性及鈣質土、石灰性土壤上均可生長,常散生,或混生于于闊葉林中,忌積水地,也不耐干瘠。深根性,側根廣展,抗風力強。故造林地應選土層肥厚濕潤的酸性、中性土壤,山地成片造林時可選山麓、山谷或其它地勢較平緩之處;城鎮綠化如土壤不良時,可采用客土載植。為促進幼樹干徑生長,可以胸徑4—5厘米時,于每年春季紅櫸樹萌芽時,用鋒利的刀對樹干的活樹皮進行幾道縱向切割,深達木質部,有利樹干的粗生長。




